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阅读次数: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创 刊  人:钱伟长
名誉主编:钟万勰
主  编:卢天健
副 主  编:邓子辰金栋平王记增刘占芳吴锤结宋乾坤
名誉编委:(按拼音字母为序排列)
程耿东崔俊芝胡文瑞赖远明李继彬林家浩刘人怀彭向和
钱七虎申长雨王复明谢和平杨永斌姚振汉张鸿庆郑晓静
郑颖人钟万勰周又和庄   茁
编     委:(按拼音字母为序排列)
蔡国平曹进德曾   忠陈立明陈立群陈   伟陈伟球陈   曦
陈小伟邓   柯邓子辰冯西桥冯志强高   强苟晓凡郭烈锦
何国威胡少伟黄南京黄争鸣金栋平康国政李   锐李卫国
李   晔廖世俊林建忠林   敏刘焕文刘少宝刘应华刘占芳
柳占立卢天健马   力倪   勇彭雄奇秦顺全任伟新宋乾坤
苏   成孙德军孙   刚孙作玉唐光武唐三一汪越胜王   彪
王记增王利坡王沫然王振清吴锤结肖汝诚肖世富谢公南
熊永亮严   波杨胜发杨新民易志坚张阿漫张良奇张伟年
张伟伟张卫红张亚辉章   青赵景军赵亚溥赵   岩郑   宏
仲   政周焕林

编辑委员会主编副主编介绍

主编卢天健教授    哈佛大学博士。曾任英国剑桥大学讲席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副主任、中国力学大会-2013组委会主席。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功能轻量化材料与结构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力学最高学术组织(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UTAM)理事及其力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会士,曾任Acta Mechanica Sinica主编,现任《应用数学和力学》主编;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973”项目和111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卢天健教授立足力学,主要从事多功能超轻多孔材料的跨尺度多场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是我国在该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和开拓者。在力学、材料学、传热学、声学及生物工程领域共出版9部中英文专著,发表300余篇SCI论文,其中15篇JMPS、5篇ESI高被引论文,25篇被Mat Sci Eng Rep、Adv Funct Mater、Small等选为封面,SCI他引10000余次、Google引用23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项,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副主编邓子辰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院长,“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控制”工业与信息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航空航天动力学与控制、计算力学、工程力学、应用数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针对计算力学与最优控制交叉理论及相应辛几何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并有效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航空航天系统、柔性多体系统、先进材料与结构优化设计等领域。

副主编金栋平教授    198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工学学士。1995年获天津大学一般力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任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兼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全国非线性振动专业和江苏省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力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委员。航空学报(中英文版)、振动工程学报、动力学与控制学报、科学出版社《非线性动力学丛书》的编委。长期从事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碰撞振动与控制),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件。联合指导的学位论文获2011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4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副主编王记增教授    兰州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力学与细胞生物力学,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于兰州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2009年在马普金属研究所与布朗大学开展访问研究。2009年任兰州大学萃英学者特聘教授,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6年获聘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2019年入选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委会秘书长、力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Acta Mechanica Sinica和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等期刊编委。获钱令希计算力学青年奖、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全国徐芝纶优秀力学教师奖与教育部自然科学等奖等。

副主编刘占芳教授    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1981年考入长春地质学院,1988年考入重庆大学攻读博士,1990年选派德国埃森大学联合培养,1992年获重庆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4年获联邦德国洪堡基金,兼任非均质材料力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力学学会理事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等。在弹性应力波、刚体定点运动、固体有限变形、变形与运动耦合、流体流动等方面均创新性提出了新理论和新学术思想。

副主编吴锤结教授    1982年毕业于江苏工学院流体机械专业,1986-1987赴英国威尔士大学卡的夫学院从事激光测速研究,1988-1989赴美国田纳西大学空间研究院从事涡动力学研究。1992年特招入伍,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0年以国家留学基金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访问教授,从事格子波尔兹曼方法研究。2012年任美国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数学系访问教授,与杜志华教授合作进行火箭发动机Kelvin-Helmholtz instability waves引发的scratch tone及其对发动机叶片疲劳裂纹产生的作用研究。2018年12月~2019.5月在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机械与航空系做学术休假研究。曾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和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湍流与稳定性专业组副组长等;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力学系教授、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河海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导、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中国科学》(中、英文版)编委、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的Associate Editor、《应用数学和力学》流体力学副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编委。2008年转业至大连理工大学任航空航天学院创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湍流、非线性动力学、流动控制、涡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环境流体力学和水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在国际上首先提出最优动力系统建模理论和最优智能物面流动控制方法。承担和参加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二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副主编宋乾坤教授    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英才名家名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重庆市数学学会副理事长。目前担任Neurocomputing, 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Systems Science and Control Engineering等7个国际杂志和2个国内杂志《应用数学和力学》、《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编委和美国Mathematical Reviews评论员。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连续六年入选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入选2019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from the Web of Science Group。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获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编辑委员会院士编委介绍

曹进德    应用数学家,东南大学教授。1963年11月生于安徽和县。1986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获四川大学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复杂网络与复杂系统、神经动力学与优化、多智能体系统研究。已在SIAM J.、IEEE Trans.、Nonlinearity、Neural Computation、Physica D、J.Diff.Equ.和Automatica 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SCI他引超万次,ESI高被引论文52篇,H-指数为86,2006-2015期间6篇论文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先后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Systems、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IEEE Trans. on Cybernetics、Math. Comput. Simulat.和Neural Networks等15个SCI期刊编委。曹进德教授于2015年被选为IEEE Fellow,2016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17年当选巴基斯坦科学院外籍院士。

程耿东    1941年生,江苏苏州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8年大连工学院研究生毕业,1980年获丹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研究。1999及2000年分别荣获丹麦阿尔堡大学及比利时列日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1985—1995年,1995年—2006年分别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及校长。199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协会大会委员会委员,国际结构和多学科优化协会执委会委员,第五届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著有论文230篇、著作5部、译著3部,是《工程优化》、《结构及多学科优化》、《计算机与结构》等4个国际期刊及《力学学报》、《计算力学学报》等8个国内期刊编委。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2006)等国家及省部级奖励。

崔俊芝    1938年7月12日生于河南省新乡市。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工程力学和计算力学专家,中国计算力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早年在冯康教授指导下从事有限元方法研究,1964年独立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平面问题有限元程序,并成功地解决了刘家峡大坝等工程的复杂应力分析问题;1972年开始有间隙带摩擦弹性接触问题分析方法及其在水工结构中应用的研究,于1973年首先揭示了接触体内的应力状态与加载路线的相关性,运用增量理论和变分不等式发展了一套逐步线性化算法,研制了相应的软件;1980年以来先后取得“通用有限元程序系统”,“建筑工程设计软件包”,“有限元方法软件环境”,“科学和工程应用软件开发规范”等多项成果。近期主要从事多尺度分析方法及其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特别是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多尺度关联研究,多向编织复合材料、具有随机裂隙/节理/颗粒/空隙分布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多尺度模型与计算,以及复合材料结构服役行为分析的多尺度方法研究。

郭烈锦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963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遂川县,籍贯江西遂川。198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1989年获该校工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能源动力多相流及氢能科学技术的研究。针对化石能源洁净高效、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的转化利用的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建立了复杂多相流及能质传输和转化、多相流测控和流动安全保障等的理论,创建了超临界水蒸煤制氢、太阳能光催化多相连续流制氢等能源转化利用的新理论新方法,成功应用于热能动力、航天、海洋石油等多个领域,取得系统性创新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

何国威    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63年3月出生于上海市,籍贯湖北省沙市。1983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91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湍流和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在湍流的统计理论方面,提出了时空关联的EA模型,揭示了湍流的涡传播和畸变的耦合机制,预测了时空关联的自相似衰减性质并被实验证实。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拉格朗日速度和可压缩湍流的时空关联模型;在计算流体力学方面,提出了大涡模拟的“时空关联方法”,克服了能量平衡法难以预测时空能谱的根本缺陷,并用于湍流噪声谱的数值预测。发展了磨光基函数等方法,显著抑制了动边界流动压力计算的非物理振荡。

胡文瑞    国际微重力界的知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微重力流体物理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他和他的同事从理论和实验上对半浮区液桥热毛细对流进行了系统的创新研究;完成了一批流体物理的空间实验研究。在和平号空间站首次完成了持续微重力环境中气液两相流的流型研究。利用神舟-4飞船实验了不混溶液滴的热毛细迁移,获得与国外流行的理论不同的结果。利用中国返回式卫星完成了液池的沸腾传热实验和气泡相互作用的实验。负责建成的国家微重力实验室是国际微重力界的著名实验室。

赖远明    寒区工程、土木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8月生于江西龙南。1983年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1986年在兰州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寒区工程理论和数值分析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冻土的强度准则,建立了冻土的多屈服面、非关联的广义弹塑性本构模型和冻土蠕变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研究了块碎石层的降温效果及降温机理,建立了块碎石类路基流体-固体耦合传热温度特性分析的数学模型,研发了具有多级降温机制的U形块碎石路基和通风管-块碎石复合路基等“主动冷却路基”的结构新形式,提出了寒区工程的冻害预报方法和综合防治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刘人怀    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教授。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6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曾在兰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工业大学任教。1981年获西德洪堡奖学金到鲁尔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工作。1985年任教授。1995年至2006年,任暨南大学校长。现兼任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主要从事板壳非线性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出版著作7本,发表论文170余篇。

钱七虎    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专家。江苏省昆山市人。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5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教授、总参谋部军事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致力于防护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解决了冲击波作用下的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防护结构概率设计理论及地质断裂构造对爆炸应力度的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我国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计算方法;率先将运筹学及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防护工程领域,开创了我军工程兵工程保障及我国人防工程领域的软科学研究;多次参加军事防护工程的重大科技攻关,解决了孔口防护、大跨度防护门、帆布工事、土中浅埋结构等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其成果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军队及全国人防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秦顺全    桥梁工程专家,四川省绵竹市人。1987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大型桥梁的设计、施工技术工作,为中国桥梁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过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多座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超大型桥梁的设计、施工技术工作;主持过芜湖长江大桥、海口世纪大桥、青藏铁路拉萨河特大桥等设计和施工技术工作。

完成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创立桥梁分阶段施工的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理论,应用于国内外30余座大跨度桥梁施工中。创新了大型桥梁结构工厂化、标准化施工方法,推进了跨海长桥和铁路客运专线桥梁整体预制、架设技术的发展。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申长雨    河南南阳人,中共党员,1984年7月从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系机械制造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石家庄铁道学院机械制造系机械辅助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大连理工大学力学系计算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1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9年12月4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技术科学部)。多年来,他围绕塑料成型及模具技术,相继主持承担或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攀登计划、航天计划、“863”计划、国家“八五”、“九五”、“十五” 科技攻关和“十一五”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获河南省最高科技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王复明    王复明(1957.3- ), 河南沈丘县人。长期从事基础工程设施安全维护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基础工程渗漏涌水防治和隐蔽病害诊治方面取得系统创新成果。提出了构建土质堤坝柔性防渗体的新方法,建立了非水反应高聚物扩散理论,发明了堤坝及地下工程防渗堵涌高聚物注浆成套技术及装备。建立了层状结构介电特性及力学特性反演理论,提出了基于无损检测的高聚物精细注浆方法,开发了高速公路、高铁无砟轨道及地下管道快速非开挖修复技术。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防渗修复及应急抢险,解决了多项重大工程难题。王复明教授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并获国际非开挖学术研究奖和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和平    1956年生于湖南省,现任四川大学校长。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部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曾被英国皇家学会聘为客座研究员,被美国犹他大学、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等国外高校聘为客座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还曾获孙越崎能源大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和奖励。

杨永斌    杨永斌(1954.08─),结构工程和力学专家,福建金门人,2007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8月全职引进重庆大学,现任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荣誉院长、教授,台大名誉教授。兼任中华工程教育学会(IEET)认证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 (IJSSD)主编、多个SCI期刊的编委、Asian-Pacific Association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APACM) 副主席和East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EASEC)副主席。长期从事以力学为核心的结构工程问题之研究,主要以有限元为工具。所领导之研究群曾开发多个软件,特别是桥梁静力和高铁振动分析方面的,供台湾数个工程顾问公司使用。1992年起对台北市圆山桥、西藏大桥进行静力、动力监测工作。所属专长研究领域包括:结构非线性理论、车辆/桥梁互制动力理论、和列车波动传播分析法,曾在上述领域各出版一本英文专著。至目前为止,已经发表3本英文专著,国内外期刊论文180余篇,国内外会议论文250余篇,各类报告110余种。

郑晓静    长期从事弹性力学、电磁材料结构力学和风沙物理力学研究。解决了大挠度薄板精确求解和近似解析求解的收敛性证明等难题,完善了板壳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求解理论;系统建立了铁磁、超磁致伸缩和超导材料及结构在电磁场中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行为定量分析的基本理论模型和有效方法,解决了原有理论的预测与各类典型实验长期不符的问题;在风沙环境力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及现场实测,研究了沙粒带电现象及其对风沙运动的影响,提出了风沙流和风成地貌(沙纹及沙丘)形成及发展过程的理论预测方法,对一种工程固沙(草方格)方法给出了设计的理论公式。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郑颖人    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专家。浙江镇海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曾任教授和常务理事。现任后勤工程学院教授。1978年提出了地下工程弹塑性、粘弹塑性位移解及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完善了地下工程围岩压力理论。发展了应变空间塑性理论与多重屈服面理论,尤其在建立广义塑性理论上取得重大进展。在岩土工程的边界元、应变空间弹塑性有限元、弹塑料性半解析元、反分析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成绩。在军队地下工程、城市岩石工程与区域性土领域,包括飞机洞库、掘开式机库、洞式仓库、油库等设计、锚喷支护计算、浅埋洞室上修建高层建筑、两洞间最小岩石间壁、软粘土地基强夯、膨胀土地基勘察与计算及压实黄土地基沉降等方面,为部队与地方解决了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军事与经济效益。1978年被评为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2000年获茅以升奖提名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佑啟    计算力学、土木工程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广东新会,生于香港。1958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获工学士学位。1964年获英国威尔斯大学博士学位,1973年获英国威尔斯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82年获澳大利亚阿雷特大学工学博士学位。香港大学代常务副校长、教授。

开拓了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特别是板与壳的研究。1964年及1965年提出矩形及三角形板单元,1965年开展弹性半空间上薄板的研究,提出弹性地基刚度矩阵法与有限元法的结合。1965年又最早进行有限元在非结构力学、场问题的研究,推动了有限元法在温度、渗流、电场等领域的应用。1967年与Ziewkiewicz教授合作撰写了世界第一本有限元法专著,研制了英国第一套有限元软件并应用于Clywedog水坝的计算。1967年创造了有限条法,奠定了半解析有限元法的基础。1990年及1999年分别获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三等奖。

钟万勰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199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001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曾任国际计算力学协会常务执行委员。主要成就:立足于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致力于相关新兴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以群论研究有广义对称性的结构,已用于电视塔及水塔系列标准设计。领导研制开发国产集成程序系统JIGFEX,DDJ-W及DDDU等。提出参变量变分原理,并用于解决了一批土壤力学、弹塑性、摩擦接触等非线性问题。在结构优化研究中提出最有效的序列二次规划法。近几年,发现了结构力学与最优控制的模拟关系,已出了一批成果,如精细积分算法、弹性力学求解辛体系等。

  • 分享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阅读次数: